top of page

​小街坊

北角居民的口述历史 和陪伴成长的心爱家俱, 启发一持工作室与REhyphenation合作的 “小街坊”公共空间设计项目, 展示丰富街区的过去和现在。

香港艺术中心 (HKAC) 在2021年年初,在市区更新基金的支持下 ,为“路过北角”项目主办了创意社区空间提案征集。由一持工作室 O&O STUDIO联成艺术家 REHyphenation创作的“小街坊”成 为 六 名受委托的获奖作品之一,在香港北角公 众码头由8月30日到10月31日展出了两个月的时间。

 “小街坊”是对北角的一个缩影,不仅仅反映了街坊日常使用公共空间的特性,同时通过重新升级从北角不同层面的家庭,店铺和机构收集回来的家具,供各市民体 验及使用,把北角历史街区从过去到今天 作一个叙述。

经过多轮的采访和对北角历史的研究,一持及REhyphenation发现北角公众码头 是在北角小有的公共空间。在一天里的每个小时,都经常有当区居民甚至于其他市民“光顾 ”,开展不同的活动 , 比如钓鱼、锻炼、约会等,对老年人更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一片休闲地。由于后者这个关键的原因,码头吸引了不同的街坊带来自家的椅子,分享与各人随时共用。相比现有的 固定式长凳,自家椅子能随着用家的喜好来移动和摆放,提供一个自主性。这个在公众码头的独有特性也启发了 设计团队创造“小街坊 ”作为竞赛的提案方案。

团队向北角居民募捐二手家具,然后重新设计及改造,同时保留家具本身的记忆及故事,反映社 区再利用旧设施的做法。设计团队最终通过捐赠获得了47 把椅子和三张桌子。凭借引人入胜的历史,配音演员的叙述提供了七个生动的录音,通过嵌入在每件作品上的二维码,让街坊能收听到各有趣的故事点滴。

收到的椅子及桌子都来自北角不同层面的家庭,餐厅,商店,学校,机构等。当中一把椅子是殖民地年代政府家具,后来成为二手家具,最后陪伴了一个小女孩的成长。有两把椅子起源于春阳街市场的商店,也有老奶奶很喜欢的摇摇椅。

一把绿色的小胶合板椅子来自妇女福利会(东区)托儿所。另一把椅子以前用在现已不复存在的渣华道政府学校,被隔壁街市档口东主收起,陪伴他小女儿一起成长。也因为收集回来的椅子有不同款式,对此设计团队也按实际情况来定制升级改造的设计方案。

最终的设计是一个类似于户外城市客厅的汇编,地面辅以彩绘地面图形。明亮的地板让人想起常 见于唐楼的彩色传统瓷砖和图案。改造家具也利 用了透明有机玻璃来构造,保留及凸显原有家具 的色彩及历史痕迹。

有的由学校椅子改装为摇摇椅,组合一起成为摇椅共享基地。有的利用有机玻璃穿上新衣服,让 街坊能看到及摸到的同时,也能提高安全性。另外也有老式麻将桌,利用有机玻璃连接件安装在 现有长凳,让街坊们一起细谈往事点滴。

设计团队坚信社区跨世代人的参与是必须的。小街坊也让大家意识到社区和社区之间的紧密联 系,也是这种无形的关系将我们所有人联系在一 起。

在未来,香港海港边将会建立一个板桥。小街坊这个时候的出现更加是对北角的时间和地点做 一 个记录。小街坊,恍如有新的生命,每天每个小时不同的游走在码头不同空间,配合居民的使 用,让设计团队异常惊喜。

长于北角,用于北角。小街坊不是一个仅仅用眼睛和手机来欣赏打卡的艺术装置,更广大的意义 在于真正连接社区及应社区对公共空间的诉求。

展览完毕后,所有椅子会继续通过拍卖,教育活动等等,继续为香港社区和公共空间作出贡献。

中国,香港

业主:香港艺术中心
规模:140平方米
造价:/
现状:​2021完工

bottom of page